当前位置: 主页 > 台州信息 >

让老年生活有“知”有味

时间:2024-03-28点击: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梁亦慰)新学期开学已有半个多月,区老年大学老学员蔡惠君依然选择了最爱的形体礼仪走秀课程。课堂上,她身穿旗袍,在老师的指导下,跟着音乐节奏转身、踱步,举手投足间透着优雅。

  “形体礼仪走秀我已经学了4年,最多的时候选了太极拳、排舞和形体礼仪走秀,最终找到了最感兴趣的,个人气质提升了不少。”一整个学年,蔡惠君只需缴纳200元学费,开办在“家门口”的学校和专业的授课让她感受到了退休后“老有所学”的快乐。

  据悉,2024学年,区老年大学共开设33门课程,春季学期共设16个教学周,招收600多名学员。作为知识更新的课堂、文化娱乐的场所和发挥余热的基地,学校除了老年人喜爱的国画、古典舞、二胡、太极剑等,还推出智能手机应用、瑜伽、语言艺术、形体礼仪走秀等“新潮”课程,带着学生们学习、感受新事物。

  “每年的招生名额都挺抢手,之前招生简章一发出去,新老学员就带着资料纷纷赶到学校办公室报名,很快就满员了。”区老年大学负责人李玲珠介绍,老年大学面向全区招生,其中学生的年龄为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且均不超过80周岁。

  从工作岗位退休后,解小华和叶秀玲夫妻决定携手上“大学”。如今,他俩的学龄分别为3年和5年。“今年我们还是继续学习智能手机应用课程,老师特别好,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叶秀玲喜滋滋地盘点着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从一开始对智能手机各项功能的一头雾水,到现在轻松完成发微信朋友圈、二维码点餐、使用APP乘坐轻轨等操作,她和老伴有了明显进步。

  “90后”张梦霞是智能手机应用课程的老师,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耐心认真的教学态度为她的课程赚足了人气。在和学员们的接触中,她切身感受到了部分老年人在智能时代的无措和与智能手机之间的无形鸿沟。“有一位叔叔这些年一直独自生活,他学会使用外卖软件点餐后非常高兴,感觉生活方便了不少。”张梦霞笑言,一堂课的时长为一个半小时,但面对台下叔叔阿姨一双双求知的眼睛,课堂偶尔会不知不觉拉长到两个半小时。

  “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学校最近升级了便捷的智能门禁系统,大家进入教室可以‘刷脸’打卡,并且这学期我们也在分校开设了一些课程,方便学员就近选择。”李玲珠表示。

------分隔线----------------------------